磐石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磐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磐政发〔2022〕1号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磐石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办、局,各有关单位:
《磐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已经市政府十九届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磐石市人民政府
2022年1月12日
磐石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
为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身和健康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根据《国务院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国发〔2021〕11号)和《吉林省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吉政发〔2021〕26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动员全社会力量,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深化科学健身内涵,扩大健身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推进全民健身标准化建设,为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及建设实力磐石、和谐磐石、生态磐石提供健康动力。
到2025年,全民健身氛围更为浓厚,群众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全民健身的教育、经济和社会等功能充分发挥,基本建成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全民健身设施服务体系,社区15分钟健身圈初步实现。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体育健身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生活方式,成为县域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主要任务
(一)补齐短板,提升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供给水平
1.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布局体育场馆设施,补齐全民健身场地设施短板。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方便实用、安全合理的原则,规划和统筹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不断扩大公共体育设施增量资源。推动北部文体活动中心、丽泽体育公园、户外多功能运动场、健身步道、笼式足球场等场地设施建设。充分挖掘城市空闲地、边角地、废旧厂房、老旧建筑、屋顶、高架桥下、河道湖泊沿岸、学校体育场地等空间,建设或改造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鼓励推进新建学校体育设施相对独立建设,创造向社会开放的必要条件。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活动场馆和健身设施,努力构建基层百姓身边有设施、有组织、有活动的全民健身服务网络。加强和改善各类公共体育设施的无障碍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和儿童参与健身创造条件。
2.优化健身设施运营管理方式。开展公共体育场馆开放服务提升行动,建立健全场馆运营管理机制,改造完善场馆硬件设施,做好场馆应急避难(险)功能转换预案,提升场馆使用效益。优化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管理方式,加大场馆向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开放力度。落实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开放补助政策,推进学校体育场馆、场地向社会开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共体育设施的运营管理,引导民建民营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
3.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落实国民体质监测、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制度。丰富和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把农村体育设施配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精准扶贫等工作结合起来统筹推进,实现“村有组织、屯有队伍”、“一村一品”的乡村全民健身氛围。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管理工作,优化社会体育指导员年龄结构、专业技能结构,积极组织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举办技能比赛,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科学健身指导能力,提高指导员队伍整体健身与健康指导服务水平。广泛开展健身科普活动,大力宣传推广科学健身知识、方法,引导群众科学合理开展健身休闲活动。大力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组织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推动具有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深入开展,打造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
(二)创建品牌,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1.打造品牌健身赛事。大力发展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赛事项目,创造条件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社区运动会。鼓励各类体育社会组织,结合各自特点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形成覆盖全面、项目多样、分级举办、参与便利的群众赛事活动服务体系。持续打造全民健身品牌赛事,鼓励基层开展特色全民健身品牌创建活动。
2.推动“线上线下”互动赛事发展。运用现代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探索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新形式。将传统赛事活动与线上赛事活动结合,打破传统线下竞赛时间与地点的限制,拓宽覆盖各类人群,形成全民健身线上与线下互动新业态、新模式。
3.推广特色健身项目。围绕“爽动盛夏”、“乐动冰雪”主题,积极开展具有特色的冬夏两季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积极申请承办马拉松、滑雪节等品牌赛事磐石站赛事,扩大磐石影响力。扶持推广民族、民间、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积极组织并支持举办适合老年人、残疾人体育活动,组织老年人、残疾人参与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推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在我市有效落实。
(三)科技赋能,提高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水平
1.推进全民健身数字化建设。坚持以“数字吉林”建设为引领,加强智慧体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按省、市统一规划,积极推进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健全全民健身“一站式”服务应用,实现智能健身场馆、智慧体育公园、智慧健身步道、智慧健身路径等数据共享、互联互通,提高群众体育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工作效率,力争实现线下活动、线上服务、线上统计、线上评价的全民健身闭环服务能力。
2.推进全民健身智慧化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信息技术,加快推进全民健身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与省、市平台互联互通,为群众提供健身指导、体育服务和赛事体验的“云服务”。推进智慧运动社区建设,提高健身场所服务适老化程度,针对广场舞、传统养生健身等方面需求推广适老智能应用,丰富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的智能化渠道。培育在线健身、体育直播平台等体育新业态,使网络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新平台,逐步形成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
(四)深化融合,加快构建全民健身跨领域协同发展
1.深化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开展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帮助每个青少年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积极推动面向所有适龄青少年分学段(小学、初中、高中)、跨区域的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全面加强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建设。积极构建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管理和支持体系,激发社会与市场活力,大力扶持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发展。
2.推动体卫融合。全面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加大健身与健康领域改革力度,完善运动健康智能数据采集系统,逐步建立体卫融合健康服务站点。积极推广主动健康关键技术,推广智能化体质健康测定、健身咨询及制定运动处方等科学健身服务。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开展健康科普宣传,制作健康科普公益广告,在基层场所提供健康教育资料,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在健康教育领域的融合创新发展。推动健康关口前移,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推动社区、养老机构等开展体卫融合的疾病管理和运动健康服务,推广集科学健身、心理调适、运动营养及伤病防护为一体的主动健康管理新模式,促进群众身心健康。
3.促进体旅融合。将冰雪旅游景区建设同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积极推动冰雪特色小镇建设,培育冰雪体育文化旅游度假区,打造具有特色的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打造冰雪运动、休闲养生、旅游观光等冰雪体旅融合特色产品,培育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
(五)释放需求,激发全民健身消费潜力
1.加大体育消费产品和服务供给。打造冰雪运动、户外运动体育惠民主题活动,鼓励体育消费意愿,活跃市场氛围。推动体育精品赛事活动,积极开发体育消费产品,形成体育活动品牌,促进各层次人群体育消费增长。推动线上线下体育消费活动融合,创新体育消费新模式,促进体育消费便利化。
2.完善健身消费机制。创新体育消费支付产品,推动体育消费数字化,提高体验消费品质。积极培育体育保险市场,引导保险公司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特点及不同人群,开发场地责任险种、运动意外伤害险种等多样化保险产品。
(六)共享共建,培育全民健身多元主体
1.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优化市场环境,完善相关规划和资金投入等鼓励扶持政策,形成吸引全社会参与的制度环境。充分调动各方资本力量,形成多元融资、筹资格局,促进各类体育健身组织健康发展,推进体育健身组织市场化。落实完善体育行业涉及的税费、工商、土地、金融信贷、招商引资等方面优惠政策,完善扶持措施,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
2.引导体育企业做强做精。支持体育企业发展,努力培育主业突出、融合度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体育产业企业,重点支持“专精特新”中小微运动健康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发展。鼓励具有自主品牌、竞争实力的体育企业做强做精,丰富产品种类,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服务项目,从而扩大消费群体,做大市场规模。
(七)推进改革,健全完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
推动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体育组织发展,规范人群、单项、网络体育组织,培育“草根”体育组织。申请设立“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全民健身指导服务中心、单项体育协会等体育组织综合性、枢纽性作用,提升体育社会组织服务水平,形成覆盖城乡、规范有序、富有活力的全民健身组织体系。推进政府向体育社会组织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工作,提升体育社会组织能力和承载力,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群体”工作格局。鼓励体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组织等级评定,对获得较高评估等级的予以支持和激励。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挥人民政府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作用,推动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全民健身工作机制。把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纳入本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加大全民健身资金投入。将全民健身工作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逐步增加对全民健身的投入。建立多元化资金筹集机制,优化投融资引导政策,推动落实财税等各项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组织、机构、个人对全民健身事业的资助捐赠,落实现有所得税税前扣除的相关政策。
(三)落实全民健身评价激励机制。落实全民健身评价机制,将全民健身活动情况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和文明校园创建的内容。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体育场馆、全民健身品牌赛事和活动等的名称、标识等无形资产的开发和运用,提高产品附加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支持和参与全民健身、在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纳入表彰奖励范围。
(四)加强全民健身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全民健身人才培养机制。依托高等院校及各级全民健身机构,落实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工作。鼓励和扶持具备条件的单项体育社会组织和俱乐部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专项技能培训基地。
(五)健全全民健身法制和监督机制。加强全民健身法制建设,将全民健身相关产业与消费发展纳入体育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政策体系。建立健全全民健身实施计划绩效评估考核机制。
抄送: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市纪委,市法院,市检察院。
磐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年1月12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