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磐石市人民政府| 2017-06-20 09:05
        字号: v|
        文化产品

        珍爱历史,做好史籍史料的保管与编修工作是一件无愧先人,惠及后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要工作。磐石市档案局、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等单位和部门注重发挥存史、资政、育人的功能,经过多年的艰辛努力,形成了科学严谨的工作体系,在磐石的文化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保存史料工作中,注重结合磐石实际重点做好志书和磐石革命斗争史料的编辑整理和出版工作。

        1999年,在编纂人员历时15年的艰辛努力下,《磐石县志》终于众手成书。此书交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为大16开本彩色印刷,140余万字。对磐石的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磐石人物作了翔实准确的记叙,集中全面地反映了磐石的历史和现状。记叙时间上自清顺治元年(1644年),下至1990年。是磐石人了解历史,热爱家园,励精图治,奋力前行的珍贵教材,同时也开创了磐石有史以来志书记叙最浩繁、体系最完整、编撰最科学的先河。

        2006年《磐石市志(1991年—2003年)》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此书是磐石撤县设市以后的第一部大型志书。该书共设32篇,篇前设概述、大事记,篇后设附录、索引,共135万字,全面、系统、客观地记述了磐石市13年间的政治、经济、社会和各项事业发展变化的历史进程。本书记叙了改革开放之后磐石各项事业发展的丰硕成果,是一部磐石市情书、社情书、人情书,是一部存史、资政、教化的重要历史文献。

        磐石县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从古至今,磐石人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劳动创造,留下了丰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遗产。磐石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史,为了很好地传承记叙磐石的历史文化,从1987年开始政协磐石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史志办公室、民俗民史研究会、组织部和文化部门等多家单位,组织专业人员编辑出版了多部文史资料专辑。这些史籍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反映悠久历史文化的,出版有《磐石史话》《吉林省民间故事集成·磐石卷》《关东物事》《石城旧业》《磐石西团山文化遗址》《磨盘山往事》等;一类是反映磐石革命斗争史的,出版有《磐石党史资料》一、二辑、《抗日义勇第八路军》《党旗辉映在南满大地》《从黑暗到光明》等。这些史籍有对磐石历史的考证与研究,也有对磐石人民革命斗争历史的记述和讴歌;有对磐石风土人情、关东习俗的翔实记录,也有对历史上磐石各业发展脉络的梳理。为研究磐石历史,以古鉴今、开创未来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精神动力。

        文化艺术界常把得到普遍认可、形成群体并且有影响力的艺术实践称为一种艺术现象。而要形成一种文化艺术“现象”,确实需要一番呕心沥血,艰苦磨砺的功夫。

        磐石市的小楷书法历经了20余年的积淀。从书法家于宇开始研修小楷,再经书法家傅新立的传承和倡导,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磐石小楷现象”。

        首先,从小楷作品的质量上看,磐石的小楷水平已达到了一定的境界,能使观者赞之,评者赏之。做到了出古入今,笔法精到,自成风貌。他们中的许多人曾反复精研钟繇、王羲之、文征明、王宠等历代名家的小楷,在汲取古人精华的同时,注重形成现代书风,从用笔、用墨、用纸以及章法布白上下功夫,从而形成了清丽典雅、气韵畅达的书风 。现已有傅新立、龙清洲、王爱军、杜清军等人的小楷作品多次入选全国书协举办的展赛,并凭此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其次,在磐石市研习小楷已经形成了一个群体。现在磐石已有近千人学写小楷,并形成了学习传承之风。在现行加入中国书协的傅新立的指导和影响下,众多书写小楷的好手脱颖而出,郭洪明、李斌、佟启珍、周萍、朱友、王斌、高忠志、付洁琦、杨秋颖等人已经加入了吉林省书法家协会。

        再次,磐石小楷作者的作品在省内已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2012年当代中国出版社以“磐石小楷现象”为题出版专辑介绍了磐石市13位小楷作者及作品。2013年举办了磐石市首届小楷精品展览,有10位作者的110余件作品参展。展览期间有10余件小楷作品以15万元的价格被收藏者收藏。2014年 7月17日,吉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吉林市书法家协会、中共磐石市委宣传部、磐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吉林市艺术中心举办了“墨铸珠玑·磐石小楷书法精品展”,共展出磐石9位小楷作者的120件作品。得到了专家与参观者的一致好评,一部分作品被小楷爱好者当场预购。《中央书画道》《央视网》《凤凰网》《中国日报网》《吉林日报》《江城日报》《江城晚报》等17家媒体介绍了这次展览及磐石小楷的艺术成就。    

        磐石民间剪纸艺术由来已久,从最简单的用剪刀剪鞋样到剪窗花,无论是大姑娘还是小媳妇都是一种必备的本领,于是剪纸在不断的沿袭和传承中已经成为一种民间习俗。

        简单的剪纸流行于民间,但是要将剪纸升华为一种艺术还需要经历一番悉心揣摩的刻苦磨砺。在磐石众多的剪纸好手中极具影响力的剪纸艺人有:韩凤翔、于斐群、李植玮及张连如母女。

        韩凤翔剪纸最早于日伪统治时期便开始了,由于东北地区冬季娱乐形式单一,久而久之,剪纸已成了她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甚至于不管家务怎样劳累,每天都要拿起剪刀剪上个把小时,由于条件的限制,有时找不到合适的用纸,她便随手拿起当时日伪发行的《朝日新闻》当做剪纸用纸。她虽然没有更多的文化知识,没有用笔记录每天的生活和经历,可她却用剪纸记录了每天的生活,诸如下厨、挖野菜、田间劳动等场景成了她剪纸表现的对象。

        于斐群的剪纸注重剪纸手法的艺术创新,在运用剪刀、纸张选择上十分考究,由于他具有扎实的美术造型基本功,加上娴熟的剪纸手法,他的作品在表现物象上十分生动准确,并绝无照抄模仿的抄袭之作。他尤其擅长于表现花鸟动物的翎毛羽翼,惟妙惟肖,纤毫毕现。因而,他的作品在参加国家和省市举办的各种美展和剪纸展中屡获殊荣。

        李植玮的剪纸注重反映时代的主旋律,强调剪纸艺术的育人功能,作品主题鲜明,以小见大,并用其独特的教师视角,观察生活,剪辑事件,循循善诱,寓情于理,他创作的《文明礼仪系列》《迎奥运系列》《八荣八耻系列》等作品在学校、街道、军营多次展出。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北京时报》等多家媒体多次予以宣传报道。张连如母女的剪纸艺术常以表现磐石民间故事、反映当地风土人情为题材,如《老鸹砬子的传说》《黑石的传说》《仙鹤祝寿》《连年有余》。

        磐石的剪纸艺术,虽出自几代人之手,但他们在发挥剪纸艺术价值上却具有题材广泛、手法新颖、贴近生活的共同特点,由此也形成了磐石剪纸艺术的主体风格和艺术特色。

         

        天赐根木有龙吟,脱却凡骨见精神。根木是大自然给予人类慷慨的馈赠。根雕艺术是将看似普通的根木化腐朽为神奇,变平庸为瑰宝的艺术。由于地域差异,根木资源的不同,便形成了不同艺术特色的根艺作品。磐石根雕艺术在独具慧眼的根木艺术家的精心雕琢下,形成了尊崇自然、天然雕饰的艺术风格。

        1990年,根雕爱好者刘福林在北京亚运会赠送组雕“亚运如意”展于北京工人体育场主厅。1991年,县里举办首次根雕展,参展作品达近百件。同年10月,肖成义有8件作品参加国家第二届根艺展,其中《三羊开泰》《雄鸡报晓》分获一、二等奖。1993年,全县选取28件作品参加省举办的“关东热闹节”展销会,售出16件,收益1.3万元。选出12件参加“大连服装节”展出,获银牌一块、铜牌一块,优秀作品奖5件。同年,张彦春的作品《斗》获第四届中国根艺优秀作品展“刘开渠根艺奖”铜奖。

        1994年,成立磐石县根艺研究协会,有会员100多人。在建党73周年之际,举办磐石市第一职业学校师生根艺作品街头展。在吉林市举办的第五届盆景、浪木、根艺、插花、奇石艺术展览中,选送作品30件,获得一等奖2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7件,并获得集体一等奖。1995年,磐石市文体局在9个乡镇开展根雕等特色工艺活动,并确定黑石、松山、取柴河3个镇为“根雕之乡”。同年,张彦春的根艺作品被电视剧《计中计状元才》选用12件置景,作品获得第三届长春电影节根艺特别艺术奖。

        磐石得天独厚的根木资源吸引了众多钟爱根木艺术的创作者。虽然他们的作品各具特色,但是从艺术风格上大致可以分为精工细腻与粗犷豪放两种。

        精工细腻风格的代表作者是肖成义,是磐石土生土长的根雕艺术家。他自幼便对家乡随处可见的根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别人看来只能做为烧柴的“树根子”在他的眼里却是宝贝,经过精巧的“摆弄”一番,便成了惟妙惟肖的人物、花、鸟、虫、鱼。经过多年的学习与实践,他的根雕艺术已形成自家风范,其作品天然雕饰,随形就势,力求质胜而不尚浮丽。中国盆景根雕大师贺淦荪赞其作品“根木奇巧增春色,磐石根艺胜三江”。其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级各种奖项,并深受广大根雕爱好者的喜爱。

        粗犷豪放风格的代表作者是张彦春,他的作品取材于磐石本地。作品厚重大气,自然天成,具有大写意风格。他主张尽力发现根艺素材自身的特质,从而挖掘出独具魅力的艺术价值。力求根木依天然、少施人工雕琢。他的作品主要包括肖形和书法两大类别。历年来,他多次参加各种展赛,曾获国家级金奖5枚。其编写的《中国根艺美术制作》已成为初学者的入门指导书籍。1955年他本人被列入《科学中国人·中国专家人才大典》一书。

         多年来,磐石根雕艺术蓬勃发展。2000年,在“中国吉林浪木根雕奇石艺术展”中,磐石有8名作者的30多件根雕作品参展。其中,《千石益寿》《白痴山王》《根魂》《国宝》《喜迎丰收》《繁华什锦》等作品做工精细、形象逼真,赢得与会专家的好评。